尊敬的家长朋友:
您好!2025年暑假即将到来,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理解、支持与配合!暑假期间,需高度重视学生安全,尤其是溺水、洪涝等极端灾害及交通、财产安全等问题。为保障学生度过一个安全、健康、充实的假期,请务必做到“四知”:知去向、知同伴、知内容、知归时,为学生的假期安全增添保障。
现将学生的暑期安全教育重点事项提示如下:
一、严防溺水,严禁涉足高危水域
1.自然水域危险地带
警戒范围:江河、湖泊、水库、池塘、工地废弃水塘等未配备安全护栏、救生观察台及专业救生员的水域,尤其需警惕水情复杂的暗礁区、深水区、水下杂草丛生区(此类区域易导致肢体缠绕、突发呛水或体力不支);
2.非开放活动区域
禁止涉足地段:未正式对外开放的野泳场所、河道滩涂湿地区、亲水平台临水花坛边等无安全警示标识的地段(该类区域常存在岸堤湿滑、水位骤变等隐蔽风险);
3.水域周边行为禁令
核心要求:严禁在河边、亲水平台、工地积水塘、城市河道等无安全防护设施的区域开展玩耍、垂钓、摄影等活动;拒绝俯身捡拾落入水域的物品(如手机、钥匙),避免因重心失衡导致落水;不参与无救生员监护的戏水、划船等水上活动。
二、极端灾害预防
1.灾害预警与居家防护
(一)实时关注气象信息:及时查看天气预报及洪涝、台风、雷电等预警信息,避免在暴雨、台风等极端天气外出,不前往山区、低洼地带、河道附近等危险区域;
(二)室内安全防范措施:若遇暴雨,提前关闭门窗,用沙袋封堵门口(低洼处住宅),检查阳台、厨房排水管道是否畅通;远离阳台、窗户等易受风雨侵袭的区域,切断室外电源以防雷击。
2.户外应急避险指南
(一)积水路段通行注意:在积水中行走时,使用长棍探路,避开窨井盖、坑洞;远离路灯、电线杆等带电设施,避免触摸潮湿墙体或金属栏杆,防止触电;
(二)山区灾害防范要点:若在山区遇强降雨,警惕滑坡、泥石流等灾害,立即向垂直于山坡走向的高处撤离,不沿山谷、河道低洼处行走,远离陡峭山体;
(三)洪水围困自救措施:若被洪水围困,迅速转移至屋顶、高楼等高处,用鲜艳衣物或手电筒发出求救信号,避免攀爬带电的电线杆、广告牌,等待救援时保持体力。
三、交通安全
1.交通出行安全规范
(一)公共交通乘坐要求:不搭乘“三无”车辆(无牌、无证、无保险)、黑车、超载车或酒驾、疲劳驾驶的车辆,乘车时系好安全带,保留车票信息;
(二)保持手机畅通,与家人实时共享行程,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联系家人。
2.道路通行行为准则
(一)步行时走人行道、不闯红灯、不翻越隔离栏,不边走路边看手机或戴耳机听歌;
(二)骑电动车须佩戴头盔,遵守交通规则;刚拿驾照的学生驾车需有3年以上驾龄人员陪同,避免单独上路。
四、财产安全与反诈防骗
1.财物管理与消费提醒
(一)合理规划假期开支:制定消费计划,避免过度消费或攀比购物,尽量使用银行卡或电子支付,不携带大量现金;
(二)公共场合财物保管:在车站、商场等场所,保管好手机、钱包等物品,不随意将物品放在桌角、购物车或公共座椅上,行李不离视线。
2.常见诈骗类型及防范
(一)刷单返利诈骗:以“兼职刷单”“点赞赚钱”为名义,通过社交软件发布高佣金广告,先用小额返利取信,再诱骗大额投入后拉黑。新型变种包括“抖音点赞”“电商刷销量”等,要求下载虚假APP。要牢记所有刷单都是诈骗,拒绝“先垫付资金”的兼职,不点击陌生链接下载软件;
(二)网络游戏诈骗:虚拟交易诈骗:以“低价充值”“高价收账号”诱骗私下转账,付款后拉黑;代练诈骗:收费后不履约,或远程操控植入病毒窃取信息。游戏交易要通过官方渠道,不泄露账号密码,拒绝陌生人远程操控电脑;
(三)冒充身份诈骗:冒充熟人/老师:盗用头像要求转账,或冒充辅导员骗缴费用;冒充电商客服:谎称“订单退款”引导登录钓鱼网站;冒充公检法:伪造法律文书,要求转账至“安全账户”。如遇转账要求务必电话核实身份,公检法不会通过电话要求转账;
(四)虚假征信诈骗:谎称“校园贷逾期影响征信”,诱导下载贷款APP借款后转入骗子账户,伪造央行话术骗取银行卡信息。征信查询要通过央行官网,警惕任何“注销校园贷”电话;
(五)杀猪盘诈骗:伪装“高富帅/白富美”网恋,获取信任后以“投资”“救急”为由诱骗转账,卷款后消失。网络交友要警惕“完美人设”,不向未见面的网友转账,对“高额投资”保持警惕;
(六)校园贷诈骗:以“低息免抵押”诱骗下载非法APP,签订“阴阳合同”,后期暴力催收并威胁曝光信息。一定要拒绝非正规借贷,如需贷款请通过银行渠道,遇暴力催收立即报警;
(七)虚假招聘诈骗:通过非正规渠道发布“高薪兼职”,要求缴纳“报名费”“培训费”,或骗取个人信息用于非法用途。求职要通过正规招聘网站,拒绝“先缴费后入职”,不泄露银行卡密码;
(八)钓鱼链接诈骗:通过短信、邮件发送“中奖”“成绩查询”等链接,诱导点击后窃取支付信息,如“淘宝退款链接”“学校通知链接”。不要点击未知链接,可疑信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,避免在公共Wi-Fi登录支付账户。
防骗核心原则:“三不一多”
未知链接不点击;陌生来电不轻信;
个人信息不透露;转账汇款多核实。
五、实习生安全
1.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管理规定,服从岗位安排,按时上下班,不迟到、不早退,严禁擅自离岗或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务;
2.严格按照实习岗位的操作规程执行任务,对于不熟悉或高风险的设备、药品等,必须在指导老师或专业人员的带领下操作,切勿盲目尝试;
3.实习期间外出需向带教老师或室友报备行程,避免独自前往偏僻、危险区域(如河边、工地附近);结伴出行时,不与他人发生冲突,遇到纠纷及时报警;
4.入住实习单位宿舍或自行租房,需熟悉周边环境和消防设施位置。严禁使用违规电器,不乱拉电线,保持消防通道畅通。注意个人卫生,定期打扫居住环境,预防疾病传播;
5.乘坐公共交通时保管好随身物品,避免拥挤推搡,上下车注意台阶,避免在车门处拥挤;骑行或驾车通勤时遵守交通规则,佩戴安全头盔,不超速、不逆行,走人行道,远离机动车道,夜间通勤选择照明良好的路线,避免戴耳机听歌分散注意力;
6.外出或休息时,关好门窗,反锁房门。遇到陌生人敲门,核实身份后再开门。如发现可疑人员或异常情况,及时向物业或警方报告。合租时,谨慎选择室友,避免因生活习惯、财务纠纷等问题产生矛盾;
7.注意个人卫生习惯,尽量选择正规餐饮场所就餐,避免在无证摊贩或不卫生的环境中进食,不吃过期变质食物,预防食物中毒。
1.消防安全
(一)不长时间使用电暖器、吹风机等大功率电器,不让家电“带病工作”,定期检查电线是否老化、破损;
(二)养成“随手关火、关气、断电”习惯,不堆放杂物堵塞楼道安全通道,家中不存放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;
(三)应急技能储备:学习灭火器使用方法(如干粉灭火器“提、拔、握、压”口诀),了解火灾逃生路线,具备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能力。
2.预防高温中暑
(一)高温时段(11:00-16:00)减少非必要外出,避免在操场、工地等露天场所长时间停留,优先选择室内或阴凉区域活动;
(二)外出时穿戴透气防晒衣物,佩戴宽檐帽、墨镜,暴露皮肤涂抹防晒霜;随身携带1000ml以上饮用水或电解质饮料(如运动饮料),每隔20分钟饮用100~150ml;
(三)大量出汗后,及时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,饮用含少量盐分的温水(忌猛灌冰水),避免立即进入空调房(温差过大易引发不适);
(四)若出现头晕、乏力、恶心等症状,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(如树荫下、商场休息区),解开领口散热,饮用淡盐水或藿香正气水;若伴随体温升高、意识模糊,迅速拨打120,用湿毛巾冷敷额头、腋下物理降温,等待就医期间保持平卧。
3.饮食安全
(一)学生及家长要到正规的菜市场、超市等采购食材并做好个人防护。不购买、不食用野生动物,不烹饪来源不明的畜禽肉及其制品;
(二)食材选择注意荤素搭配、粗细搭配,蛋奶兼并,多吃新鲜果蔬,均衡营养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;
(三)按照各种食材适宜的保存条件贮存,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;
(四)肉蛋禽和水产品等食物需彻底煮熟,剩菜剩饭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,尽量不制作、不食用凉拌菜;
(五)不要暴饮暴食。
4.居家安全
(一)用电安全:不一个插板插多个大功率插头,不用湿手触摸开关,家电受潮后经专业检修再使用;
(二)用眼健康:控制看电视、玩电子产品时间,避免连续使用超过1小时,每隔20分钟远眺放松;
(三)生活规律:制定暑假计划,合理安排学习、休息时间,保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。
5.兼职安全
(一)拒绝收取任何名义的押金、保证金、培训费,不将身份证、学生证等证件抵押给用人单位;
(二)通过正规招聘网站找兼职,不相信“高薪酬、低要求、外地上岗”的虚假信息,与用人单位签订权责明确的书面协议;
(三)警惕传销陷阱:若“工作”要求发展下线、交纳高额会费,或同事异常“热情”劝诱投资,立即停止工作并报警。
七、心理健康与求助渠道
1.心理调适建议
(一)保持规律作息,每天按计划完成学习或实践任务,避免拖延或突击作业;
(二)多与父母、同学、朋友沟通交流,分享生活感悟,遇到困惑及时寻求家人支持。
2.专业心理援助
若出现焦虑、失眠、情绪低落等情况,可联系家长、辅导员谈心,或拨打心理支持热线:
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:12356
济南市学生心理关爱24小时热线:0531-87525525
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:0531-62323120
希望在家长朋友们与学校的共同守护下,同学们在假期中既能合理规划时间、提升自我,也能时刻绷紧安全弦,将“安全”二字牢记于心,度过一个平安、充实、有意义的暑假!
版权所有: 山东现代学院-共青团山东现代学院委员会
Copyright 2018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
鲁ICP备13013327号-2
技术支持:山东三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